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了,今天吳睿窕來和大家聊一聊去年天貓雙11成交額,歷年雙十一成交額數據分析,還有關于雙11成交額這些的精品干貨文章,希望各位能認真閱讀。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今年有像小王這樣的雙11忠粉,各大網購平臺再創佳績。11月1日至11月11日0點30分,2020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季實時成交額突破3723億。天貓方面預計,今年天貓雙11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品牌、500萬商家共同參與,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屆。

雙11“開戰”前一天,因“雙11”商標歸屬權問題,與阿里一同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的京東不甘示弱,據11月11日凌晨京東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11月1日00:00至11月11日00:09,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已經突破2000億元。
“雙11”,這個刺激全民已11年消費欲望的商業造節,究竟還蘊含了多少奇特力量?
提前,提前,再提前
早在10月21日,用戶就被各種商家推出的消費刺激慫恿,滑動手指先將商品添加進購物車時刻準備著。商家打出與雙11同價的口號,將一部分商品提前做了折扣價,這部分就早早被先結賬、先成交。
買家始終被制造消費欲望的賣家引領,雙11也不再是一年中的某個24小時,天貓呼吁“提前收快遞的快樂要來了”,龐大的網購群體應聲而起。
數據顯示,天貓雙11于10月21日開啟預售,11月1日-3日為第一波售賣期,11月11日為第二波售賣期。對此,天貓在做雙11銷售數據總結時稱,更長的銷售周期為商家帶來了更多的生意機會和更大的銷售爆發,更豐富的供給也滿足了數億消費者更加多元的消費需求。
今年,天貓11月1日啟動的“雙11搶先購”,開場1小時51分,100個品牌成交額超1億元。相比之下,去年雙11零點過1分36秒,天貓成交總額才破了100億元。如此看來,搶先購的雙11為天貓們增色更為亮麗,促使平臺早早破了百億成交額。
跟天貓一起玩雙11的“死黨”之一京東,也早在10月21日起啟動“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預售,截至10月29日,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高達108%,京東11.11首日全天成交額同比增長超90%。

2020年11月10日,江蘇無錫,“雙十一”網購大戰前夜,某電商公司全員上崗,各類提振精神的標語掛滿辦公區,為員工配備解壓零食和藥箱。
蘇寧易購更在9月28日宣布提前啟動雙11,將9月28日-10月8日的國慶雙節定為雙11大促開啟,出臺50億補貼、“J-10%”省錢計劃、價保延長至11月12日共三大政策,提前打響補貼戰。嘗到了早著手、早籌備的甜頭。11月11日凌晨消息,蘇寧易購公布實時戰報:11日0點雙11全面開啟后,僅用時19分鐘,蘇寧全場景生態渠道
(包含蘇寧易購、蘇寧易購天貓旗艦店、蘇寧易購超級買手直播間、蘇寧店播 )GMV破50億元。
大促成日常,雙11常態化
與小王對雙11的熱衷不同,這個歲末購物狂歡節對于汪姐而言,是個跟平時一樣“早點洗洗睡”的普通日子,這源于她此前為商品“便宜”心動過,但實際上發現“沒便宜多少,有些還比平時貴了幾塊錢”,加上對商家推出的各種折扣券復雜規則弄不明白,干脆不再湊熱鬧。
汪姐認為,雙11已經常態化,每天都可以是“雙11”,雙11當天的優惠對她這樣的消費人群而言不具備特殊意義,相中了某件商品,又確實有消費需求就會下單,等到雙11再購物“太費心神”。她的消費理念比小王、小陳或許更為理性,這種理性也并不是個案,人們一年到頭面對各種促銷狂轟亂炸,到了雙11這天出現“幾家狂購幾家冷”的現象不奇怪。
個別企業亦自稱要抵制“鼓吹過度消費”退出雙11,這看上去比較符合汪姐的消費理念。網易嚴選在11月5日官宣退出“為銷售數字狂歡”的雙11大戰,要給雙11“潑一盆冷水”。但汪姐認為,網易嚴選在長篇退出公告的信誓旦旦中還夾雜了諸如“我們為你們搞定了全年最大力度補貼”等話術,還是難以避免營銷之嫌。
雙11已啟動至11個年頭,除了今年平臺提前開戰,延長營銷周期,日常像元旦、春節、女人節、520、七夕節、雙十二等等一系列的“節點”,都是商家絞盡腦汁創造消費的時機。常態化后的雙11,對消費格局的變遷意味著什么?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接受AI財經社采訪時表示:“‘雙11’從一個由個別公司推出的營銷噱頭,升級為在華人地區有很大影響力的人造節日,作為一個促進消費的手段,有比較大的用戶基礎,畢竟在雙11當天及前面幾天的周期中,的確能給消費者帶來一些實惠,當然一些商家通過算計的手段也會導致消費者出現不必要的消費??傮w而言,雙11價格吸引力更強,形成了較為集中的消費周期?!?/p>
在沈萌看來,今年各大企業砸重金辦雙11活動,包括像天貓、蘇寧、拼多多、京東四大電商平臺同時舉辦雙11晚會等,均“顯示出電商行業競爭壓力很大”。受今年特殊狀況影響,國內市場消費力出現下滑,砸錢引流消費者并沒有顯示出雙11的繁榮,電商行業需要思考在需求分流、競爭更為激烈的態勢下如何強化自己的優勢地位。
“對于電商企業來說,一方面要繼續刺激更多消費需求的產生,另外還要保證在競爭過程中形成自身更有力的護城河?!鄙蛎日f。

2020年11月11日,江蘇無錫,在江蘇省無錫市一家電商企業,網絡營銷人員忙碌著解答顧客疑問銷售商品,應對網絡購物高峰。
雙11效應
狂歡伴隨著套路與陷阱,為了讓消費者放心“剁手”,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聯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寶安監管局在11月初發布了一份“2020年‘雙11’網購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保持清醒頭腦,科學理性消費。
以直播這一消費新興模式為例,“提示”中指出,部分直播商家存在夸大宣傳、產品質量差、售后困難等情況。建議消費者不要“輕信網紅效應,被直播間活動氛圍所影響”,而應當從自身需求等方面,多角度考量是否需要購買產品再消費。
這些諄諄善言或許無法讓雙11忠粉狂熱的購物欲望變得清醒,但反映出網購時代吃虧上當防不勝防,包括一些年輕消費者甚至不惜負債借貸購物。
以今年10月20日預熱“雙11”的李佳琦和薇婭直播為例,二人在直播間分別獲得1.62億和1.48億的累計觀看量,他們當晚的銷售額共計91.9億??梢娙藗兪种富瑒悠聊毁I買買的勁頭多亢奮。
不過,據快手人氣主播辛巴團隊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雙11大促銷期間,部分主播的退款率(發貨前退貨)在40%-60%之間,退貨率(收貨后退貨)在15%-25%之間,部分行業如服裝,其退貨率能達到50%。
站在商家平臺角度,沈萌認為,利用消費節日來刺激消費是其“兩難局面”的體現,十四五要求以內需為戰略基點,要重視國內大循環,消費刺激是必然。消費沖動最強的年輕人群體,對自身的消費安全、財務安全考慮不多。吸引消費者需要提升價格誘惑力,才有更多人參與,必然會導致一些沖動消費現象,消費者和商家勢必因此博弈。如果是商家故意設計陷阱,人為誘導負債消費,是需要被打擊的行為,是需要擯除的害群之馬,相關平臺要負起監管責任。

總而言之,火爆足以證明雙11已經是各路商家刺激消費的金字招牌,這也是京東與阿里為了招牌大打出手的原因。京東認為,“雙11”商標持有人阿里三年內未實際使用該商標,應予撤銷。國家知識產權局復審后認為,涉案商標在廣告等服務商的注冊應予維持,但在其余多項服務商應予撤銷。但審判結果雙方均不服,并將國家知識產權局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針對商標權的“貓狗之爭”已經持續數年,對此,沈萌認為,京東與阿里之間的這場官司“有點無聊”,因為雙11這一概念現在全世界都在使用,從企業競爭角度看,企業應當更關注在這個節點誰以更優的價格、更豐富的貨源來刺激消費者,這才體現了平臺的真本事。
好了,今天就給各位講到這里,希望對你有一定程度上的幫助,認真、仔細閱讀完去年天貓雙11成交額「秒懂:歷年雙十一成交額數據分析」,對自己有幫助,麻煩記得點個贊哦!
本文發布者:百事通,不代表巢座耶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dwldmy.com/p/9640.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jubao226688#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