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伙伴們你們好,今天蔣容光比較忙,抽個時間來說下關于飛牛網大潤發網上商城怎么樣,推薦購物app排行榜前十名,還有關于飛牛網大潤發網上商城這些的精品干貨文章,精心為你準備的干貨,通過這篇文章相信你能有所收貨!
壹
大潤發始于中國臺灣,是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梁創建,當時的背景是潤泰集團所從事的紡織行業在90年代在中國臺灣已是夕陽行業,因此,延續集團利益,已有資源如何嫁接到新的土壤是成為首要任務,大潤發因此而誕生了。
大潤發進入內陸市場已有二十載,而飛牛網作為其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觸角是從2013開始的,至今也走過嬰兒期。我在查核大潤發和飛牛網的資本架構,得出一個結論是:潤泰集團是一個擅長“合作”的公司,大潤發始終以資本技術的交易完成每一次成長,對于潤泰而言,大潤發只是一個買賣。
大潤發已有21載,然而仍未獨立上市,其資本架構初始由潤泰集團子公司和法國歐尚集團持股,后面將大潤發部分股權裝進一個叫“高鑫零售”的公司里面,并且讓高鑫零售在港股上市,也就是說“高鑫零售”是大潤發其中的一個股東,而另外兩個股東是潤泰全球(原潤泰紡織)以及潤泰創新(原潤泰營造)。
貳
而飛牛網則是大潤發與臺灣電子商務網站Uitox合資共建的獨立子公司,在資源方面,在早期2014年跟大潤發有采購、人才、倉儲、招商資源前期共享,但是在2015年已經獨立出來。
飛牛網財務處透露:在2014年飛牛網與大潤發包括門店在內的所有經營業務合并財務結算,到了2015年雙方就完全拆分獨立結算。(包括飛牛網在全國依托大潤發門店發貨的營收部分,也是雙方獨立區隔結算,結算方式參照飛牛商城模式理解,即每一個發貨倉門店在飛牛網的業績如同一個第三方入駐商家)
飛牛網創建于2013年6月的上海。
在2014年,其初始定位是做一家全品類自營+商城模式的B2C電子商務網站。其產品全部基于現有的線下貨架和渠道商,而物流模式是華東大倉小包物流全國各地。
到了2015年6月,飛牛網推出“飛牛商場”,除大潤發原有渠道的商品外,開拓新的版塊,招募各種定位、層次的商家進駐,以延長線上貨架。
到了2015年9月,伴隨O2O呼聲漸起,飛牛網也玩起了O2O,模式是基于LBS定位,就近大潤發商超發貨,商品涵括門店庫存除生鮮之外的全品類,在物流環節采用自送+同城外包。在分銷渠道開展校園O2O、企業B2B、社區便利店分銷商計劃。而在生鮮全品類,目前僅限華東區。
飛牛網對比起拿融資,吃快餐的互聯網襁褓是有很大的優勢的:
①在業務開拓初期,大潤發能夠為飛牛網提供倉儲、管理、人才、文化等輸出;
②在采購方面,聯合大潤發做基地直采有很大的優勢;
③在營銷定位上提供品牌背書,在賣場處處滲透“飛牛網就是大潤發,大潤發就是飛牛網”的信息;
④全國360家商超為其引流。
我為此與詹國松戲稱:你們只管營銷,后面的選品、倉儲、物流似乎已經妥妥的,但每位企業負責人深知,盲目的依賴會導致缺乏創造力。
飛牛網詹國松
叁
飛牛網的人事上,沒有空降兵,飛牛網首席執行官由大潤發中國董事長黃明端親自兼任,大潤發紡織商品部總經理、飛牛網事業拓展部及物流配送部總經理袁彬兼任聯席CEO,飛牛網生鮮采購和生鮮倉儲是有18年大潤發從業經歷的詹國松。
詹國松是本期的嘉賓,他的從業經歷很豐富,也是從基層一步一個腳印做到現在。在中國臺灣裕毛屋生鮮超市工作4年半,曾任職熟食課長、倉管課長、副店長、招商;后派遣大陸大潤發擔任專員、店總、區總14年;在2014年12月加入飛牛網,擔任生鮮采購和生鮮倉儲負責人。
飛牛網的生鮮O2O版塊如同物流、營銷等作為一個子版塊在運營,詹國松透露:線上生鮮領域僅占了總營業額的7%-8%,在生鮮O2O布局方面,從配送周期作為區隔,上海閘北區和黃埔區是自建物流配送,配送時間能控制在24小時以內,而蘇北、安徽地區,配送時長控制在48小時,物流是外包合作。
飛牛網詹國松透露,2016在生鮮O2O模塊將不會開疆拓土,對于O2O即時性消費并不看好,歸因于:
①若然要實現3小時送達O2O計劃,僅兩種模式,要么類似愛鮮蜂與便利店合作,要么做重自建社區店;
②曾體驗O2O購物,線上貨架與線下存量不能及時匹配,體驗差;
③社區店合作,平臺作為額外的流量入口,當產品同時在線上線下售賣,商家往往將較次產品售于線上渠道用戶,而將較好的產品售賣于線下渠道用戶,因為線上品牌是飛牛網的,線下品牌是自家的;
④即時性O2O物流負擔較大,而客單價僅為35元,要盈利不虧,商品質量不高;
⑤經調查,生鮮O2O用戶對價格敏感性較高,用戶沒有黏性,當線上出現同類競品價格更低,用戶將放棄時效性而追求便宜,與此同時,中國家庭的生鮮類目消費計劃性遠高于即時性。
肆
前陣子黃明端接受了媒體采訪,透露的數據著實讓人大吃一驚,飛牛網作為大潤發的投資的子公司,由于沒有對外融資,所以盈虧數據能夠直接反映在大潤發投資欄目報表上,從而讓大股東高鑫零售的股價也有了心跳的節奏。在2015年報表中,電商業務營收占比已經占到整個大潤發報表的7.2%,飛牛網去年用戶已經突破990萬,GMV(成交額)已經突破10億元,但是總體卻虧損1.75億元。
這次的飛牛如同腳陷泥沼,卻被每個財報牽著走,管理層在擴張和虧損方面需要找到新的平衡點。因此,整個公司倡導做“細水長流”的生意,這個概念在永輝電商的負責人姜洋口中也曾經出現過。因此,如何逐步止損,如何階段性投入就變成一個重要的命題。
飛牛網委任大潤發老派擔任重崗,核心干部都以摸著石頭過河的戰略經驗前進,團隊缺乏一種爆發力,對曝光的渴求也不如互聯網新貴強烈,然而,飛牛網還是做出了業績,拿華為應用各大平臺APP下載數據比對。
伍
一個傳統企業踏上互聯網之路,在人才選擇上首要條件是“傳統行業里面最懂互聯網的”。在采訪過程中,在這點上并沒能感知詹國松對互聯網有多大的天賦,感覺更為深刻是詹國松對于零售商超精細化管理這套老本領,想要照搬到移動互聯網世界。
從訪談的節奏看來,他是一個基于數據,理性分析的職業經理人。他游走在傳統和移動兩端,總結出下面的經驗:
①對于傳統的商超,我們通過前期對當地人口調研、收入調研、競爭對手調研分析,幾乎就能預知每天的營業情況,但是互聯網不是這樣,每一次活動的預估遠沒有線下的精準,波動性很大;
②線上和線下的客群不一樣,大概只有30%是重疊的,因此我們并沒有刻意去做線上線下互通引流,或者會員卡打通等規劃,而基于此,我也相信傳統商超永遠不會消失。
③線下活動需要長期規劃,把節點選擇在人流最高峰的日期和時段,整個鏈條比較長而固定,缺乏靈活性;而線上卻相反,有好的產品,當晚做文案圖片,第二天清早就放出,傍晚結束,單品下架,不需要做長尾,短平快硬的節奏。
④對于傳統商超,生鮮可以作為一個不盈利或者戰略性虧損的品類去吸引人流,因為消費者逛商超同時有順購其他日用產品的習慣,然而互聯網用戶,定向性購物,買完就走,除非捆綁,否則難以帶動其他品類的消費。
⑤線上比價容易,用戶沒有忠誠度,切勿燒錢做促銷。
六
他從一個線下精細化管理者到線上的一線實操者,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碰撞和經驗,既文能武,下面是一些他碩士學位的論文選摘,主題是《大賣場在中國市場的促銷戰略分析》,通過內容你或許能窺探傳統零售業近20年的轉變。
大賣場現狀分析
在高度競爭的中國市場,各大賣場在經過十幾年的經營后,已高度的均質化,也就是說大家的經營模式、行銷和銷售方式、促銷手段都已是大同小異,如今天沃爾瑪或家樂福推出的低價促銷,明天另一家競爭對手為鞏固自己的銷售額,也會推出類似的促銷手段;以前大家的營業利潤高,可以用降價促銷來打低價戰,但現在低價戰如一把雙面刃,對營運能力較不好的賣場公司,長期的低價戰,如同是流血經營,要在利潤和銷售額之間取得平衡的難度越來越高。
客群分析
從90年代中期以來,除了量變外,大陸消費市場也開始了質變,不再一窩蜂的只挑便宜的商品,以滿足基本生活所需而已,而是提高了對商品質量要求。且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產品開始多樣化,商品可選擇性提高,消費者也比較挑剔,購買行為也較為理智。
另外隨著社會結構變得以小家庭為主,工作時間變長,時間成本因素漸漸成為現代消費者錙銖必較的問題。因此節省消費者的時間和精力,提高購物效率和方便程度,成為現代零售銷售必備的經營條件,用以吸引消費者、創造財富的競爭策略。
柒
在采訪的最后,我往往會提問嘉賓,你們的未來的戰略猜想,詹國松反問我:你采訪過這么多做生鮮的企業負責人,哪一個是做出盈利的呢?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將這個問題拋給所有正在做生鮮的同行。
上面這些就是這篇文章的所有內容了,希望朋友們看了能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如果你看完了飛牛網大潤發網上商城怎么樣「詳細講解:推薦購物app排行榜前十名」這篇文章還是不太懂的話,可以多看幾遍哈!
本文發布者:百事通,不代表巢座耶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dwldmy.com/p/12719.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jubao226688#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