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們你們好,今天陳乖乖來談談手機分辨率有必要開最高嗎,手機屏幕分辨率的正確使用的相關話題,想要獲取關于分辨率,有必要,手機,手機屏幕,正確的最新資訊和實用技巧嗎?我將會分享一些我在這個領域學習和實踐的經驗,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手機中國 推辰出新】無論手機屏幕分辨率在整個硬件體系當中占據著怎樣的地位,屏幕分辨率的提升也無法阻擋的伴隨著產品高頻次的迭代而來。而除了產品的ID設計之外,屏幕也往往是最容易被用戶所感知的產品特點之一,于是也就催生了如今各個廠商在屏幕分辨率方面的競爭。
無論如何有進步總是好的,但不得不說的是如今手機屏幕分辨率的競爭已經偏離了初衷,成為了不少手機廠商用來炫技的方式,于是在1080p分辨率屏幕大面積普及之后,更加高大上的2K屏有一次成為了大家追逐的另一個焦點。
那么手機屏幕分辨率對于用戶和廠商來說究竟都有著怎樣的意義,更高分辨率屏幕的手機在日常使用時有著怎樣的優勢?今天的推辰出新我們不妨就一起來聊一聊手機屏幕分辨率的那些事。
Ps:在往期的推辰出新欄目當中,發現不少網友在評論中提出小編是不是寫錯字了,這次在這里統一給一直支持推辰出新欄目的網友解答下,推辰出新是小編的個人專欄,至于為什么是辰而不是陳大家看看小編的名字就知道啦。
屏幕分辨率高到底有沒有必要
我對于手機屏幕分辨率最初的認識還是來自于我人生的第二部手機——MOTO ROKRE2,因為在使用該機之前用的也是一部摩托羅拉手機,而這部手機的屏幕分辨率僅有176×220像素,所以之后MOTO ROKR E2的240×320像素分辨率就能明顯的感覺到屏幕更加細膩肉眼可見的像素點更少,即使是在當時在腦海中還并沒有對屏幕分辨率有一定的認識,僅僅是視覺上覺得清晰了。
相信大多數網友跟我的經歷相同,都有從最初的純視覺感受到之后對屏幕分辨率有了一定在技術層面認知的過程。但是隨著國內手機的不斷發展,產品的更新迭代不斷加快,使得行業的發展變得更加急功近利,往往一款在發布當時配置頂級的產品不到半年同配置產品在市面上就已比比皆是,同時也給不少消費者潛移默化的傳達了一種多既是好的認知誤區。
全球首款2K屏手機vivoXplay3S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如今的2K屏甚至是不少電視采用的4K屏是大勢所趨,倘若止步于1080p分辨率而停滯不前反倒是不思進取。但正如羅永浩在發布會上拿手機攝像頭像素打的比喻一樣,在一項新技術出現之后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及不斷的后期調試,而往往是一些市面上主流的技術在性能上也同樣可以達到一個相對高的穩定性,所以說相對于1080p屏幕來說,2K屏在現有的設備當中表現并非最佳。
相信親身使用過2K屏手機的用戶仍然在少數,因為工作原因平時還是能夠接觸到不少2K屏產品,但同樣是各有各的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屏幕亮度不夠理想,2K屏的高像素密度直接導致了屏幕的透光率下降,這也就導致了同樣兩塊屏幕2K分辨率就要明顯低于1080p屏幕。這時或許大家會采用提高屏幕亮度來解決這一問題,那么問題也就隨之而來,提高亮度之后的功耗將明顯上升,屏幕本來就是耗電大戶,2K屏勢必會在手機的續航之路上添磚加瓦。
還有一個問題也是很多網友所關心的,就是2K屏的觸摸反饋是否有延遲,由于2K屏若要提高面板響應速度就需要更高的電壓,而手機對于電壓控制可以說是極其嚴苛,于是不少廠商只能夠以犧牲一定的觸控反饋靈敏度來保全產品的續航,也不得不說是無奈之舉,但目前市面上在售的2K屏產品當中LG G3的觸摸反饋調試的要相對理想,畢竟自從iPhone 4使用了LG的視網膜屏幕面板之后,LG在行業內也憑借手機面板找到了一些存在感。
從2013年末全球第一款2K屏手機vivo Xplay 3S發布之后的一年當中,不少廠商均跟進推出了2K屏機型,不僅對于用戶而言意味在硬件配置上的又一個突破口,對于手機廠商的意義似乎更加深遠。
如今手機廠商做2K屏產品就如同曲面屏手機一樣,難免不被人認為是刻意炫技,還沒有真正上升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層面,不少廠商還是抱著占坑的心理在做2K屏手機,而事實上在剛剛過去的2014年當中,2K屏手機的熱度也似乎并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IUNI在下半年發布的IUNI U3,至今仍然是目前售價最低的2K屏旗艦,但也可見還是沒能從價格戰的怪圈中走出來,并且在產品層面上IUNIU3的2K屏就遇到了我們之前所說的屏幕亮度低的問題。
售價最低的2K屏旗艦IUNI U3
說了這么多可見在科技產品上想嘗鮮也是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的,我們呼吁消費者還是需要理性的去看待手機行業快速的發展,新技術固然值得關注,但實用還是購買產品的黃金法則。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期待下次再見!希望能幫助到你們,當你閱讀完手機分辨率有必要開最高嗎 以及手機屏幕分辨率的正確使用這篇文章,幫忙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本文發布者:大嫂助理,不代表巢座耶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dwldmy.com/p/8223.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jubao226688#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