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承言為大家帶來一些電腦小白入門基礎知識,電腦科普!小白入門須知的主板小知識的探討,還有入門,電腦,主板,基礎知識,須知相關的實用技巧和最新資訊分享,在反復嘗試和總結后,我寫下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主板,不管你熟不熟悉,它都是一臺主機的靈魂所在,所有的配件都是由它承載的。
主板的“靈魂”
主板自身也有“靈魂”,那就是它的BIOS系統
如果你是一個“小白”用戶,可以不在意這些功能,畢竟主機組裝起來之后,對大部分人來說也就是進bios開一下XMP就行了。針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華碩、銘瑄、華擎之類的品牌主板用起來不會有太大差別,都是“安裝——開機——使用”這三個。
但是對于進階玩家來說,越好的品牌廠商出品的主板,越會注重bios的可玩性以及易用性。在這一方面,傳統的三大廠有明顯的有事。bios設計得越豐富,就代表用戶調節的余地以及可擴展功能越多,可提供硬件的兼容性也就越好,出現問題后自我解決的幾率更大。
與此同時,大廠的bios版本更新也更“勤快”,對內存的兼容性改善、新CPU以及ES測試版CPU的更新兼容也比較快。像華碩、微星現在已經對600系列主板提供了13代酷睿的BIOS更新,但是二線品牌,銘瑄、七彩虹這些卻遲遲沒有動作。而且一般二線廠家主板從上市到退市可能也就更新個2-3版bios,但是大廠基本2個月左右就會升級一次。
主板決定了CPU安裝類型
主板的芯片組會決定你能安裝哪一些處理器,比如英特爾的B660芯片組上就搭載了一個LGA1700的插槽用來安裝12/13代酷睿處理器。而不可能給你整個AM4接口,讓你安裝AMD的處理器。同理,采用AM4接口的肯定是B550這種AMD主板。
但是,對于你安裝的“對口”處理器能否被主板識別以及點亮有事BIOS的事了。所安裝的CPU如果微碼沒有在BIOS的“知識庫”中寫入,那肯定也點不亮。解決的辦法就是更新新版的bios。
主板決定內存類型
如果你的主板上是DDR4的內存插口,那么你的主板只能上DDR4的內存,你是沒有辦法安裝DDR5或者DDR3的,因為內存的接口不同。
當然,也不是說我主板是啥接口就一定能用上啥接口的內存,比如當初DDR3的接口就有標準DDR3、低電壓DDR3L、ECC DDR3以及服務器型的ECC REG DDR3。
家用的一般都是標準的DDR3,低電壓DDR3L一般在零售市場見不到,都是一些OEM廠商在使用。純ECC內存雖然是服務器內存,但是可以用在家用平臺上,不過ECC功能會失效,變成普通的DDR3內存。
主辦決定擴展接口
SATA接口:當前市售的主流型號主板一般都有4個以上的SATA III接口,可以用來安裝SATA機械、固態以及光驅等。
M.2接口:M.2接口雖然現在的主板基本都有,甚至部分旗艦型號有4-5個,但是一定要根據說明來確認類型以及速度。M.2接口目前最高速度是PCI-E 3.0×4,可以提供32GB/s的帶寬,但是一些M2只能提供3.0×2/2.0×4/2.0×2,甚至只能走SATA通道。
USB接口:主板上的USB接口已經流行了20多年了,從最初的USB1.0到現在的USB3.2,傳輸速度從最初的192KB/s到現在的5GB/s。
當前主板一辦事必有USB2.0,然后根據級別會帶USB3.0/3.1/3.2,但是對于普通用戶來說,USB2.0都足夠你日常U盤或者移動硬盤的傳輸需求了。
廠家一般會用不同顏色來代表USB接口不同的傳輸速度,比如黑色的一般就是USB2.0,藍色就是USB3.0。你也可以通過標注的符號來辨認,USB2.0就是一個簡單符號,USB3.0一般會帶SS標注。
集成聲卡、網卡
所有的目前家用主板都集成了聲卡以及網卡,滿足日常使用是沒啥問題的,如果你要求高,可以在單獨購買獨立的高端型號。至于集成顯卡,這東西從主板遷移到CPU內存小10年了,現在基本在售的看不到主板帶的了。
這就是今天的全部分享了,期待下次再見!希望這些提示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你認為這篇電腦小白入門基礎知識 優選:電腦科普!小白入門須知的主板小知識值得一看,可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給更多人,讓他們也了解這個話題!
本文發布者:大嫂助理,不代表巢座耶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dwldmy.com/p/7341.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jubao226688#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