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一天從這里開始,今天楊易霏將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靜態路由下一跳地址怎么確定, ip route靜態路由命令詳解的問題,您是否需要路由,靜態,詳解,地址,命令的一系列最新干貨分享和實用技巧?這篇文章包含了很多有用的信息,無論你是初學者還是老手都應該認真閱讀。
在NA章節,我們學過路由的入門知識,靜態路由,在很多網工里,對靜態路由的認知應該停留在寫路由,而這背后的細節不是很清楚,這也是今天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在構建知識體系時,如果缺少實踐的佐證,是很容易忘記的。所以這篇文章以實踐加理論的形式展現。
靜態路由和它的中文意思一樣,靜態不會變化的路由(如果還不知道路由的朋友,路由的原理在我之前的文章里有),需要管理員配置的路由,靜態路由雖然配置需要手動配置,但是不需要像動態路由那樣查詢,所以非常穩定,除非是寫錯了,否則應該是最穩定的路由,某運營商的一個骨干網就全部采用靜態路由的方式搭建,非常穩定,就是維護起來很麻煩。
靜態路由的配置也很簡單,以華為為例:
ip route-static 0.0.0.0 0 12.12.12.12 (下一跳地址)ip route-static 0.0.0.0 0 g/0/0(下一跳出接口)
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大多數網工應該都是寫的第一條,第二條基本都沒有用到過,你們有思考過為什么嗎?通過的我的文章,帶你看看靜態路由不為人熟知的知識。
正文
實驗拓撲
如下圖所示(配置我就不貼了,如果需要可以找我要)
路由表情況
PC1 ping PC2
通過ping和抓包,得到PC在第一次ping跨網段的IP時,首先發送一個ARP查詢,查詢的IP為網關地址,查詢完成后,獲取到的MAC地址用來構建ICMP的目的MAC地址,當ICMP包到達路由器時,路由器解封裝發現數據包是給自己的,于是繼續解封裝到第三層查詢目的IP,通過查詢路由表,發現本地沒有,于是直接丟棄,所以這里看到的消息是Request timeout
配置路由表(下一跳IP方式)
R1ip route-static 2.2.2.0 24 12.12.12.2R2ip route-static 1.1.1.0 24 12.12.12.1
PC1 ping PC2
配置完路由表,進行測試,通過下圖來看,首包出現了丟包,原因為ARP探測過程導致首包丟包,這個是正常的現象,當然現在很多人知道這個現象,也知道什么原因,在當年這個問題作為面試問題可是難倒了一批工程師。
配置路由表(下一跳方式)
R1ip route-static 2.2.2.0 24 GigabitEthernet 0/0/0R2ip route-static 1.1.1.0 24 GigabitEthernet 0/0/0
PC1 ping PC2
此時驚訝的發現,ping不通,但是路由也沒有問題,抓包也正常,那問題出在哪里呢?
原因出在該網絡屬于MA網絡,依靠的依然是ARP查詢目的IP地址的MAC地址,這里的路由條目可以發現,下一條地址為路由器本身,也就是直連路由。在構建ICMP報文的時候目的MAC地址就是自己,自然就無法ping通了,那么什么情況下合適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看。
PC1 ping PC3
這里環境稍有調整,R1和R3為串口對接,采用PPP協議對接,此時看看路由表發現和G口無異,但是測試的結果是正常ping通,此時看看R1和R3接口抓包,很清晰的發現,數據包里沒有源目MAC地址,取而代之的為PPP協議,當協議為PPP協議時,認為去往該接口的只有下一跳接口,所以這也是能夠ping通的原因。
總結
1、對于點到點接口,網絡設備會認為與該接口相連的對端接口地址就是路由的下一跳地址。
所以如果通過PPP協商獲取對端的IP地址,只需指定出接口即可。
2、如果是非點對點類型接口,采用指定下一條地址,如果強制指定下一條地址,除非全網開啟arp-proxy功能,否則通信一定是異常的。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希望這些提示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當你閱讀完靜態路由下一跳地址怎么確定 詳細介紹: ip route靜態路由命令詳解這篇文章,幫忙分享給你的朋友們吧!
本文發布者:大嫂助理,不代表巢座耶立場,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sdwldmy.com/p/6568.html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jubao226688#126.com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